明朝的灭亡跟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关系?

  古时中国疆域已经十分广大。明朝是仅次于元朝的第二大统治朝代,其辽阔的疆域给治理和统一带来了巨大挑战。为了扩大版图并加强统治,明朝设置了奴儿干都司。这项措施为边境地区提供了有效的治理工具。然而,在明宣宗时期,皇家却主动取消了该机构。其原因是明帝朱棣在向北成功远征蒙古残余势力并夺得骨巍(今库页岛)后,在当地设立了奴儿干城,用于管理边疆并方便中央指派的军队驻扎。

  这个机构当时在边疆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。军事上,它巩固了中国的边防安全,彻底击碎了元朝凭借边疆战乱从而复辟的梦想。军事上保正当地的安全从而稳定了当地百姓生计,而且中央军的驻扎也带去了较为先进的工具技术和精良劳动力,这是它的社会作用。这整个来往流通的过程,又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,从而增添了当地风俗魅力。奴儿干都司的设立,代表着当时政府对边疆工作的重视,也是治理成果的体现。

  那么这个奴儿干都司怎么会被废止呢?这与当时的统治者政策和国情有关。当时国力富强,明宣宗当政,大体实行的是休养生息政策。他认为北部地区是鸡肋之地,而且治理它浪费大量资源。老子已经给我打了足够的天下,不好的可以不要了。宣宗带着这样的想法先是放弃了今天的越南,而后同样将中央军撤出此地,将当地管理权交给女真部落。就这样,奴儿干都司被终止。

  宣宗像丢废品一样丢弃的城池想是不放在心上的,但另他意外也是更加后悔的事情在他的儿孙身上发生了。渐渐崛起的女真部落凭借这块土地为缺口打开明朝国防,而乱上加乱的是卷土重来的残余势力。一次次的战火累积下,最终明皇帝被俘,大明朝的帷幕被狼狈揭下。

  在这故事里,奴儿干都司的撤销是不是明朝开始坍塌的信号呢?一个边防小机构的消失断然不会导致全盘皆输,但宣宗朱瞻基对这个机构的态度和做法也能看出失败的原因:对国防的太过自信造成了疏忽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,一点松懈都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,何况是对整片土地的放弃呢?休养生息的政策不错,但是休养生息不意味着放弃管理任其发展。制定合理的国策,才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希望。这段史实,应该唤起当代的人们对国防安全的重视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