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,贺知章是一位备受称赞的文学家。他有一副鹤发童颜的容颜,令人难以捉摸其真实年龄。这种颠倒年龄之谜也成为了他名副其实的标签。贺知章的文学作品充满着智慧和情感,他的诗歌和散文广为传颂,令人敬仰不已。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都展现了一个与年龄不符的风采,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榜样。
贺知章生于公元659年,字:季真,晚年自号:四明狂客。越州永兴(今浙江萧山)人。
一提起贺知章,贺老爷子,我的脑海里就会闪现一位鹤发童颜像《射雕英雄传》里周伯通似的人,性格极其洒脱,老玩童似的人物。我们的贺老爷子就是这样一号人物,八十四岁的年纪还写了一首古诗儿歌《咏柳》,可见其洒脱的个性,纯真的内心。他喜欢饮洒,与李白,李适等人称为“饮中八仙”。喝酒之后就要写诗,文不加点,笔不停书。
少时以诗文知名,武则天证圣元年(659年)考中进士,之后考中状元,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记载确切的状元。不仅诗文俱佳,书法作品也高于常人,尤其擅长草隶,话说当时很多带着纸来求他的书法,当传家宝供着。
八十四岁的贺老爷子还与四二十岁的李白把酒言欢,称兄道弟。两人金龟换酒的故事,我之前写李白时就写过,这里就不重写了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。
贺老爷子寿命长,经历的事情就比常人多,一路官职攀升,四门博士、太常博士、礼部侍郎、太子右庶子、工部侍郎等等。
贺老爷子高龄致仕,这在当时的朝廷大小也算个事;对于他个人来说,皇恩浩荡,平安告老,衣锦还乡;对于朝廷,也需要这种忠心耿耿的元老,对其表彰褒奖,以示范后人。
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少时离别的家乡,古人平均寿命短人均四十多岁就是一辈子。贺老爷子由于超人的长寿才有机会在晚年踏乡归土,心中感慨万千,遂写下千古名诗《回乡偶书》(二首)
第一首: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
第二首:
离家别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
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
第一首流传甚广。贺老爷子在没有普通话推广的年代,走到哪里只能听口音来辨别是哪里人。一个人无论去到哪里,听到乡音就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。当他走到家乡的村口时,见三两儿童戏于村口,其中一儿童走过来笑问贺老爷子,你是从哪儿来。
第二首是在家修整一段时间之后写的,此时心情由忐忑不安变成了心如止水。“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少”,这一句为感慨,我离开家乡实在是太久太久了,离开家乡五十年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。住下一段日子后发现有些事情己经不太习惯了,风土人情依旧,但世事己经变迁。从长安宫廷到越州乡下不仅有地理上差异,还有理念上的变化;贺老爷子只能苦笑着说“半消磨”。“春风不改旧时波”是贺老爷子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慨,人会老去,日月不会,荣华富贵也好,安贪乐道也罢,都是一个过程,当你即将走完人生的时候,才会有此感悟。
贺老爷子活的明白,知荣辱,懂进退,知轻重,为官五十年伴君如伴老虎。武则天证圣元年,授国子四门博土,管教七品以上侯、伯、子、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民子弟,可见其智慧。武则天时期,朝廷腥风血雨,他能保全自己更见其情商。
从巜回乡偶书》之作之中就可以看出他文采过人,情商出众,心胸宽宏,性格豁达,成大器者非有此格局不可。
一辈子也没有白活:长寿多福,广交朋友;游山看水,喜酒愿醉。去世后,李白写两首诗悼念巜对酒忆贺监二首》》其一:
四明有狂客,风流贺季真。
长安一相见,呼我谪仙人。
昔好杯中物,翻为松下尘。
金龟换酒处,却忆泪沾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