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是中国古代蜀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,被誉为"睿才"。今年是诸葛亮逝世1790周年,南阳举办的座谈会却引发了争议。一些观众质疑会议的内容和形式,认为有些与诸葛亮的形象不符,甚至被戏称为“骗吃骗喝大会”。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人们对于如何真实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和传承文化的议题展开讨论。
文|犽犽乐信息源: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

“庙堂之上,朽木为官,殿陛之间,禽兽食禄;狼心狗行之辈,滚滚当道,奴颜婢膝之徒,纷纷秉政。”
没想到曾经诸葛亮怒骂王朗的一番说辞,如今又“完美”的在南阳上演了。
甚至这样的一番场面,还同样和诸葛亮有着关联。
本来,在5月11日就已经举办完成的“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谈会”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。
直到这两天被人传到网上之后,才引起了一众网友的热议。
那么,这一场隆重举办的座谈会,到底商讨了些什么事情呢?最后的会议结果又是什么呢?
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的座谈会这场座谈会的全称为:“相约南阳、追思孔明——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谈会”,可以说,不管是格调还是会议规模,这场座谈会都显得非常正式。
而考虑到严谨性,这次座谈会更是邀请了“三省三地”的专家学者,将诸葛亮出生地、躬耕地以及长眠地的专家共聚一堂。
如此之高的会议规模,可见诸葛亮带来的魅力确实非比寻常。
根据举办座谈会的官方描述,这场会议讨论的内容将会非常全面,除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之外,其内含的人物精神以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,都是本次座谈会探讨的内容。
在这样的前提下,这场座谈会的收获也是非常重大,单单是收获的学术论文就多达四十余篇。
除了讨论之外,在座谈会结束之后,一众专家学者也是对南阳的诸葛亮故居进行了详细的考察,可见座谈会的内容确实非常的全面。
不过,如此优秀的一次座谈会,在圆满结束之后自然要有所宣传,不然又怎么能为弘扬诸葛亮起到贡献呢?
以上信息来源:澎湃新闻,2024年5月19日“河南南阳举办‘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’座谈会,三地专家出席”
当相关消息在网上发布之后,确实起到了令人意外的宣传效果,但令一众专家没有想到的是,事情的走向明显和预想的有所不同。
虽然在网上收获了一定的关注,但被大家热议的内容却和诸葛亮文化没有半点关联,不仅如此,连带着这次座谈会都成为了“笑料”。
刚开始,确实有爱好者对本次座谈会产生了好奇,但在了解过之后发现,其中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细节所在。
整个座谈会听下来,普遍的都是一些关于诸葛亮的“高度评价”。
这样的谈论内容完全没有一点技术含量,和现在网上传播已久的说辞基本没有任何的差别。
除此之外,还有网友对活动的举办发出了疑问,毕竟从规模上来看,这场座谈会非常的正式,其中的开销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如果说此次座谈会的内容也同样经得起考量,那所谓的开销自然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,但其中的质量明显和座谈会的规格有所差距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网友们也是替诸葛亮担忧起来,纵观孔明的一生都可以用足智多谋来形容。
可即便如此,他也想不到在仙逝这么多年的情况下还会被人开座谈会谈论,“骗吃骗喝”的形容词可谓是一针见血。
除了这样的评论之外,还有许多角度清奇的观点,但无一例外都是对这场座谈会提出了质疑。
那么和网上的质疑相比,这场座谈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?
以上信息来源:越牛新闻,2024年5月19日“南阳举办‘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’座谈会引热议”
缅怀一代智圣根据相关人员发布的视频中来看,此次座谈会除了缅怀诸葛亮外,更多的是要做到弘扬诸葛亮文化。
所以,南阳的主办方便邀请到了另外两地的专家学者一起座谈研讨,可以说初衷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但一众网友不理解的重点,除了座谈会本身之外,还对诸葛亮文化提出了疑问。
以上信息来源:个人社交账号——赵牟牟,2024年5月19日“第76集 | 相约南阳追思孔明,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谈会在南阳召开,诸葛亮出生地山东沂南、躬耕地河南南阳、长眠地陕西汉中三地专家齐聚南阳。”
诸葛亮文化是什么文化?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和现在大家熟知的诸葛亮相同吗?如果只是一般的谋士的话,那就更加不值得去举办所谓的座谈会了。
其实不只是现代人对诸葛亮有所质疑,古代也同样如此,其中甚至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古人——苏轼,就曾经对诸葛亮意见颇多。
和诸葛亮相比,苏轼甚至还要比前者早几年纵横官场,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对诸葛亮的质疑便更多了,但随着历史的继续推进苏轼的这一想法便发生了变化。
四十多岁的苏轼不仅官场遇到了挫折,整个人生都面临着低谷,可同样年纪的诸葛亮却已经官至丞相。
之后的苏轼,整个人的思想便发生了变化,和早年间的质疑相比,晚年的苏轼甚至开始写诗赞美起诸葛亮。
“诸葛来西国,千年爱未衰”
甚至一度被他嫌弃的“隆中对”,都被他用作到了这首诗。
而称赞诸葛亮的名人名句并不只有那么一两句,李白、杜甫、李商隐等等,都作出过赞美诸葛亮的诗句。
所以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是不需要去质疑的,如果真的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谋士,绝不会这样流传千古。
至于诸葛亮文化所在,其实更能体现在以前的臣子身上,每一个历史名臣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诸葛亮那样的存在。
但事实证明,诸葛亮确实是独一无二的,世间只有一个诸葛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。
毕竟就连忠心如郭子仪这样的臣子都被三代所怀疑,辛弃疾、以及于谦等等这样的臣子更是数不胜数。
结语所以,这次的座谈会的存在可能会有着些许的质疑,但其中心思想绝对是好的。
而类似于这样的座谈会,在国内其实并不少见,其中的褒贬形象只能因人而异了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,不能一概而论。
以上信息来源:封面新闻,2024年5月19日“苏东坡为啥对诸葛亮‘又爱又恨’?川大教授粟品孝解读三苏眼中的三国”